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農業科技 > 林業 > 桉樹科技 > 桉樹生物量估算模型及與IPCC法的對比分析 【正文】
摘要:為構建適用于區域桉樹人工林生物量異速生長方程,收集整理桉樹林的生物量文獻數據,擬合測樹因子(胸徑和樹高)與地上、地下和單株生物量間的回歸關系。結果表明:單自變量模型中,基于胸徑因子的方程擬合優度高于樹高因子。雙自變量模型中,樹高因子的添加僅對單株生物量擬合優度提高了0.7%~1.5%。模型的預測值與實測值的比較及相容性分析表明,方程lnW=-2.833+2.301lnD+0.3521lnH對地上生物量預測效果最優,精度達94.6%;方程lnW=-5.175+0.939lnD^2H對地下生物量預測效果最優,精度達66.8%;方程lnW=-2.960+0.896lnDH^2對單株生物量預估效果最優,精度達95.5%。分量模型與單株模型相容性較好。桉樹人工林BCEF和R的平均值分別為0.6341(n=65,SD=0.132)和0.2056(n=76,SD=0.089)。IPCC法對林分生物量估算精度高于異速生長方程,達到95.3%。因此,建議采用IPCC生物量估算參數法進行區域尺度桉樹人工林生物量估算。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一對一咨詢服務、簡單快捷、省時省力
了解更多 >直郵到家、實時跟蹤、更安全更省心
了解更多 >去除中間環節享受低價,物流進度實時通知
了解更多 >正版雜志,匹配度高、性價比高、成功率高
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