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工程科技I > 礦業工程 > 礦業研究與開發 > 崩落法含礦覆蓋層回收試驗研究 【正文】
摘要:白銀公司深部銅礦露天轉地下過渡時期,在西部采區堆存了大量的含礦覆蓋層,至今仍具有較高的回收價值和較好的回收條件。由于礦體形態的變化,限制了含礦覆蓋層的連續下降通道,加之礦山開采模式逐漸由崩落法向空場法、充填法轉變后覆蓋層已無存在必要,有必要及時合理回收含礦覆蓋層,增加企業效益。在含礦覆蓋層厚度、品位、塊度現場調查的基礎上,基本摸清了西部采區含礦覆蓋層分布特點。通過室內模擬放礦實驗,確定了含礦覆蓋層回收的放礦步距和回收高度,針對深部銅礦礦體賦存條件復雜的特點,制定了礦體厚大地段含礦覆蓋層回收方案和礦體中厚分枝地段含礦覆蓋層回收方案。在西部采區二中段675~750線區域開展了含礦覆蓋層回收試驗,共回收含礦覆蓋層3.66×10^4 t,創造經濟效益180.6萬元。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主管單位:長沙礦山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主辦單位:長沙礦山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有色金屬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