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05 08:59:4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訓練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關鍵詞:《買年貨》閱讀訓練
“九塊三,九塊四,九塊五,呃?咋少了五毛錢?”就要出門買年貨的父親吃驚地問道,我和哥哥低著頭大氣兒也不敢出。
買年貨是老家的一種習俗。元旦剛過,鄉親們就開始張羅置辦年貨。那年月,年貨其實是人人過年時想吃、要吃、未必吃得起的好嚼裹兒。往細了一點兒說,年貨也就是小伙子們企盼的大頭鞋,姑娘們眼饞的紅頭巾,老人們一直舍不得買的小氈帽,孩子們夢里花花綠綠的水果糖。當然,肉類暫且不算年貨的。家境稍微好點的,都能在過年前殺頭豬,殺不起豬的,就殺只雞解解饞。沒雞殺的,就忍痛拿出些口糧換點兒豬肉來。反正,年是要過的。買年貨其實就是過年關,過一道不過也得過的難關。祖父祖母、父親母親、外加我們兄弟四人,全家八口人,只有當公辦教師的父親每月掙回些微薄的工資。故此,那時我家的年貨,無非就是幾尺給孩子們做新衣服的粗布,一人一雙新襪子小學英語教學論文,再就是一把過年時才舍得用新筷子、七八只小藍碟、小花碗和幾塊盛餃子用的淺底兒盤子罷了。若稍微寬裕,也能買回一斤五顏六色的糖球以及一排我和哥哥都喜歡燃放的大掛鞭。
快要買年貨了,家里家外洋溢著喜慶與溫情。在我的印象中,平素不善言談的父親,辦事嚴謹,從不馬虎。祖父總愿意把家里的大事交給父親辦,買年貨這事也就不例外了。頭天晚上,父親和母親坐在煤油燈下小聲地合計著所要買的年貨。父親有板有眼,和母親商定好一項就用筆在紙上記上一項。一會兒,父親小心地從衣兜里掏出一把錢來。這錢可不是現在的百元大鈔,也沒有當時面值較大的5元和10元票。最大的也就是1元的,小的還有1分的鋼镚。燈下的父母仔細地數著錢,滿臉喜悅。其實,這些錢也沒有多少,數了幾遍,還是10元。一角、兩角、五角,還有一塊的,錢真多呀。要是能給我幾角錢多好,我就要幾角錢就行。在父母數錢時,被窩里的我就像摟著一只小兔子,興奮而不安。真的,我好久沒有小人書看了。桌上那么多錢,拿幾角錢應該沒事的。反正都數過了,父母也不會再去數了。我胡思亂想難以入睡。半夜三更,家人都入睡了論文開題報告范文。我悄悄爬起來下了炕,黑暗中躡手躡腳地向桌子上的錢摩挲著……
可萬萬沒想到,父親在出門買年貨時又數了一遍錢。“你們倆沒拿,那5角錢還能長翅膀飛了不成?”父親看看緊張的我,又審視著面紅耳赤的哥哥,目光嚴厲,聲音低沉。一旁的母親打圓場地說:“算啦算啦,錢在家里不會丟的。別把孩子們嚇壞了,先去買年貨吧。”父親“哼”了一聲,瞪了我和哥哥一眼說:“跑不了你們倆個拿的”,見哥哥一臉委屈我一臉膽怯,父親語氣緩和下來:“好啦,先不說這錢的事兒啦。你們倆別在家閑著,都跟我買年貨去。”哈哈,我還以為父親要懲罰我們,原來卻是這樣。這哪里是懲罰,分明是一種獎賞啊。我高興得差點蹦了起來。記憶中,這是我第一次跟著父親買年貨。父親背著手在前面走著,哥哥拉著雪爬犁在后面跟著。我呢,則坐在雪爬犁上手舞足蹈,興奮不已。雪地上被父親和哥哥踩得“咯吱”、“咯吱”直響,那聲音美妙得像一首恬靜純美的鄉村音樂。家鄉是公社所在地小學英語教學論文,公社唯一的供銷社就在村東頭,離我家也就四五里地遠。供銷社比較大,平常,這里的商品較為單一,但是一到臘月,吃的、用的、穿的、戴的、玩的、看的,就一股腦兒地涌了出來。這時的供銷社無疑成了鄉親們年前趕集的好去處。前幾年,我回到闊別20多年的故鄉。在村東頭來回尋覓著,卻再也看不到那個曾經帶給我快樂和希冀的供銷社了。原址上,只有幾間冷冷清清的小賣店茫然地打量著我這個不速之客。
供銷社里熱鬧非凡,大家爭相恐后買著盼望已久的年貨。柜臺里、貨架上各種新鮮的年貨散發著醉人的氣息。鄉親們一年到頭省吃儉用,就為了過個快活年、幸福年。所以花起錢來,也就顯得大方了許多。村西頭平素愁眉不展的張嬸兒今天也笑盈盈地給閨女買了一雙小紅鞋;那個摳得在全村出了名的李老倔,平時連鹽都舍不得買,今天卻打了一水桶醬油。而我家東院的張大嘞嘞,則在人群里串來串去。他神情復雜,嘴里不知嘟囔著啥,一會兒跑到賣槽子糕的柜臺前,一會兒又跑到賣棉帽子的柜臺前,眼里不放過每一件商品,就是不見掏錢買。足足轉了兩個來回兒,最后,張大嘞嘞在賣白糖的柜臺前站定,忍痛掏出快要被手搓爛了的一元錢。“來,給我稱2斤白糖!”張大嘞嘞幾乎是在喊。我知道,張大嘞嘞有個傻兒子,最喜歡蘸著白糖吃粘豆包。每見到傻子,我都不知所措。而傻子卻總是笑嘻嘻地朝我嚷:“豆包蘸白糖,又甜又香。”
買年貨買的是一種幸福,更是一種憧憬。父親領我和哥哥來到糖果柜臺前,從兜里掏出個面口袋遞給我們。我和哥哥撐開口袋嘴兒,欣喜地看著父親把稱好的五斤凍梨和一斤糖塊兒裝進去。見柜臺里擺放著各色香煙,父親眼里有光一閃而過。父親只抽祖父種的旱煙,從來舍不得買包香煙抽。那香煙,有的1包還不如1本小人書貴。哥哥背著小口袋,跟著父親繼續買其它年貨;我呢,則溜到了賣小人書的柜臺前。柜臺里的《山羊回了家》、《地道戰》、《地雷戰》、《閃閃的紅星》、《紅旗譜》等精彩的小人書,像塊塊磁鐵牢牢地吸引著我。“又想看小人書啦?”不知何時,父親和哥哥站在了我的身后,哥哥背著的小口袋顯然又重了一些。見父親臉上露出少有的笑意,我壯著膽子隨手指了一本。“哦,《大刀記》,不錯。”父親大方地掏出1角2分錢,交給了售貨員。《大刀記》每一頁都散發著墨香,讓我初次領悟到一種被滿足的幸福,也獲得了一份新奇的快樂。時至今日小學英語教學論文,我仍然懷念那種溫暖的幸福和快樂。偶爾夢中,還會重現父親為我買小人書的情景來。
年貨里有歡樂,有喜慶,也有感傷。正當我們買年貨時,從鞭炮柜臺前傳來一陣哭聲。一位老漢在打罵一個和我年齡相仿的孩子。原來,孩子是老漢的孫子,跟著老漢到供銷社買年貨。孩子看著鞭炮,就嚷嚷著讓爺爺買。可爺爺哪兒有多余的錢買鞭炮呢。孩子就坐在地上賴著不走。見圍了一大群人,老漢有些急了,“啪啪”打了孩子兩巴掌,孩子大聲地哭鬧起來。老漢“唉”了一聲,蹲在地上抹起眼淚來。我和哥哥看得眼圈都紅了,父親稍微猶豫了一下,掏出僅剩下的5角錢走到柜臺前,買了一排大掛鞭遞給老漢:“大人年好過,孩子都盼過年。拿著,讓孩子高高興興過個快樂年吧。”老漢連忙站起身來想拒絕,但是看著父親那堅決的目光,才難為情地接過那掛暖意融融的鞭炮。老漢想讓孩子給父親磕個頭,父親連忙制止:“就一掛鞭,干嘛難為孩子?趕緊回家吧。”5角錢,父親在家里數來數去找翻了天,連一包香煙都舍不得買,卻給這個無親無故的孩子買了大掛鞭。哥哥一臉不高興,我也撅起了嘴巴。
冬日天短,不知不覺太陽已偏西。我和哥哥戀戀不舍地跟著父親走出供銷社論文開題報告范文。父親把裝滿年貨的口袋綁到爬犁上后,蹲下身要背著我走,我一扭身不想讓父親背。父親笑了:“還在想掛鞭?你想想,那孩子有了掛鞭,該有多快樂啊。爸爸今天送掛鞭就是送快樂。給人快樂,咱們自己也快樂。等你長大了,就會明白這個道理的。”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心情也跟著輕松起來。趴在父親的背上,我仿佛看到那孩子在雪地上燃放著大掛鞭,跑著,笑著,十分快樂。我從內兜掏出那張父親找來找去的5角錢,怯怯地遞給父親:“爸,那5角錢是我拿的……”父親似乎一愣,轉過頭來只淡淡地說了句“收好吧”,就又背著我繼續前行。我感到,父親的腳步一下子輕快了許多,那厚實的肩膀也顯得更加堅實更加有力。
家家炊煙裊裊,戶戶喜氣洋洋。哥哥拉著雪爬犁在前,父親背著我在后,而買年貨的路快樂地伸向遠方。
一、字詞句排雷戰
1、認識新朋友(查字典小學英語教學論文,給下面加點的字注上拼音)。
嚼裹兒( ) 氈帽( ) 解饞()
躡( )手躡腳 摩挲() 閨女( )
摳得出名( ) 李老倔( ) 張大嘞嘞( )
嘟囔( )著啥 蘸( )白糖 憧憬( )
2、黃金搭檔(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詞語)。
()的大頭鞋 ()的紅頭巾 ()的小氈帽
()的水果糖 ()地數著錢 ()的鄉村音樂
3、仿寫句子也不難(注意運用加點的字)。
(1)買年貨買的是一種幸福,更是一種憧憬。
(2)年貨里有歡樂,有喜慶,也有感傷。
二、閱讀排雷戰
1、我手寫我心。
“父親在家里數來數去找翻了天,連一包香煙都舍不得買,卻給這個無親無故的孩子買了大掛鞭。哥哥一臉不高興,我也撅起了嘴巴。”
看到這里,請你說說“我”會嘟囔些什么呢?試著寫一寫。
2、當個小小心理學家。
“我家東院的張大嘞嘞,則在人群里串來串去。他神情復雜,嘴里不知嘟囔著啥,一會兒跑到賣槽子糕的柜臺前,一會兒又跑到賣棉帽子的柜臺前,眼里不放過每一件商品,就是不見掏錢買。足足轉了兩個來回兒,最后,張大嘞嘞在賣白糖的柜臺前站定,忍痛掏出快要被手搓爛了的一元錢。“來,給我稱2斤白糖!”張大嘞嘞幾乎是在喊。”上文中的張大嘞嘞是個怎樣的人呢?他為什么要轉兩個來回呢?快要搓爛的一元錢說明了什么?張大嘞嘞買糖為啥要喊那么響呢?
鋼琴學習者首先應該能夠清楚的分辨基本音樂元素,同時,應該具備感受基本音樂情緒的能力,其中主要包括音樂風格、和聲、音高、節拍、節奏等等基本要素。所謂基本音樂情緒主要是指樂曲中存在的怨、哀、怒、喜等各種不同情緒特征。學生學習音樂主要是為了培養他們的感性音樂思維,不斷提高他們的審美修養,如果基于這個角度分析,對于每一個鋼琴學習者而言,感受基本音樂情緒是終極目標。實際上,基本分辨能力以及感知能力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如果學生在分辨基本音樂元素時越來越敏感,這樣學生也會越來越準確地把握音樂情緒。因此,在訓練學生的音樂聽覺能力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明確聽覺能力訓練的最高目標是培養并提高學生的對于音樂情緒的基本感受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訓練時應該始終圍繞基本音樂元素展開訓練,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一個層次、一個層次進行訓練。
二、鋼琴聽覺能力訓練方法
(一)以通感刺激聽覺敏感
所謂通感也被稱之為“聯覺”,主要是指相互聯動人的動覺以及視覺從而刺激人的聽覺敏感性。音樂實際上自身存在和動覺、視覺相對應的關系。比如,聲音頻率越高的話,往往會給人更加明亮的感覺,聲音頻率越低的話,往往會給人一種暗淡的感覺。舒緩的音樂容易使人陷入冥想,自己一個人陷入沉思;如果是歡快的音樂,很容易帶動人的動覺,產生手舞足蹈的感覺。初級鋼琴學習者,對于聯覺反應的敏感度并不高,因此教師應該適時給予相應的指導,盡可能通過動覺形態以及視覺形象將一些看不到或者摸不著的抽象音響形象將外化聽覺感知進行外化,借助聽覺和動覺、視覺之間的相互對應關系使學生可以更加直觀的體驗到音響的刺激。比如,在學習彈奏八分附點節奏的過程中,剛開始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只是在教室里“跑跳步”,嘗試著體驗附點節奏的律動,讓學生經過身體運動體驗節奏的傾向性以及動力性。
(二)積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聽覺想象
思維方法方面的訓練
一、分析與綜合的思維訓練
例1:"裝卸"的"卸"應該先查()部,再查()畫。"裝"是()意思,"卸"是()意思,兩字合起來是()意思。海港岸邊大吊車有如密林正在()貨物。(《大海的歌》)
例2:默讀課文思考"找碴兒"是什么意思?誰故意找碴兒?找誰的碴兒?它為啥要故意找碴兒?課文中哪些語句說明它是故意找碴兒?(《狼和小羊》)
例3:《我愛故鄉的楊梅》是采用()結構形式來寫的,文章緊扣題目由()到()由(),合理組織安排材料。在介紹楊梅果時按照楊梅的特點,先寫(),再寫(),最后寫(),文章的重點是()。
例4:"一個球的輸贏,不僅僅關系到個人顏面,而且關系到偉大社會主義祖國的榮譽啊!不但要打出個人風格,而且要打出我們的國格,勝利不是為個人出風頭,而是為祖國爭光榮!"每句話都分兩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是從()和()兩個方面來寫的,說明打球不只是關系()的小事,而是關系到()的大事。
二、抽象與概括的思維訓練
例1:"讓鄧媽媽給小郭送雨衣"這件事說明()。(《送雨衣》)
例2:"魯迅幾乎天天奔走于當鋪和藥鋪之間"這句話是什么意思?請你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
例3:"你把我喝的水弄臟了!你按的什么心?";"就算這樣吧,你總是個壞家伙!我聽說,去年你在背地說我的壞話!""你這個小壞蛋!說我壞話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樣!"這三句話說明狼()。(《狼和小羊》)
三、判斷與推理的思維訓練
例1:因為(),所以大雁飛得(),因為(),所以大雁叫得(),因為()所以大雁拼命()。(《驚弓之鳥》)
例2:老人看見路上駱駝的腳印,左邊一邊深,右邊一個淺,就知道();老人又看見路左邊有一些蜜,右邊有一些米便知道();老人還看見駱駝啃過的樹葉上留下了牙齒印,所以他就知道()。(《找駱駝》)
例3:明明在上學的路上玩是不對的,但是他沒有(),因為他認真改正了(),所以他仍然是個()。(《明明上學》)
例4:列寧想,蜜蜂采了蜜一定飛回()養峰人一定住在(),所以()。(《蜜蜂引路》)
四、比較與歸類的思維訓練
例1:比一比,再組詞
驕()園()睜()渴()
橋()圓()掙()喝()
例2:把下列詞語分四類寫下來
鐮刀、毛驢、月亮、白云、鐵锨、山羊、星星、騾子、小狗、太陽、鋤頭、地球、風、雨、雷
例3:比較下面三句話,它們在表達意思上有什么不同,課文中為什么要這樣表達。
海里的動物有三萬種。
海里的動物大約有三萬種。
海里的動物,已經知道的大約有三萬種。
(《海底世界》)
例4:把不正確的詞劃去
"啊,望見了瀑布的全身!"這句話是感嘆句,表達了作者當時望見瀑布全身的心情十分(激動、害怕、喜悅、驚奇)(《瀑布》)
五、歸納與演繹的思維訓練
例1:照樣子組詞又大又圓
又()又()又()又()
例2:填空
青蛙捉害蟲是莊稼的好朋友,貓頭鷹捉(),七星瓢蟲愛吃(),赤眼蜂能消滅(),它們都是()。(《莊稼的好朋友》)
做一個好獵手必須()叔叔不但()而且,所以叔叔是()。(《打獵》)
我并不比別人()。別人能辦到的事,我也(),中國人并不比外國人(),外國人認為很難辦的事,中國人()。(《一定要爭氣》)
六、形象化概念化的思維訓練
例1:圖文結合思考
從圖上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深夜,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還在緊張地工作?(《送雨衣》)
例2:把句子寫得具體形象些
我們是花工,老師是園丁。
五壯士完成了任務。
例3填空
陳秉正的手(),什么棘針蒺藜都刺不破它。
他的弟弟簡直象(),成天爬上爬下。
七、變式與逆向的思維訓練
例1:"白云生處有人家"中的"生處"能換成"深處"?為什么?(《山行》)
例2:根據句意寫出詞語
生出奇怪的念頭()
非常喜愛,到不肯放手地步()。
例3:縮句
年輕的戰士用自己的胸膛擋住敵人的機槍口。
例4:找反義詞
寂靜()涼爽()崎嶇()
例5:思考題
如果不把大家分成三個組,如果小伙伴們都去放牛,或者都去砍柴,或者都去采果子,結果會是什么樣呢?(《這個辦法真好》)
例6:換一種說法,不改變句子的意思
還有比守住你們的陣地,不讓敵人的炮彈把你們的陣地掀翻更重要的事嗎?(《在炮兵陣地上》)
思維品質方面的訓練
一、思維的準確性訓練
例1:看了《撈鐵牛》這個題目,你覺得應該寫些什么?
例2:課文中寫了三件棉衣()()()課題中"一件棉衣"怎樣理解?
例3;選擇正確的打"√"
"荷花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這句話。
形容荷葉長得非常多。()
形容荷葉長得太擠。()
形容荷葉長得茂盛,非常美。()
二、思維的廣闊性訓練
例1:說說下面的詞語中"打"的意思。
打井打水打聽打牽打球打掃打毛衣
例2:把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
(1)穆老師的眼睛
(2)在炮兵陣地上
例3:把下面的詞排成四句通順的話寫下來:
認識嗎姐姐他你的
例4:人們在什么情況下會出汗,寫出幾種來:
()得滿頭大汗。
()得滿頭大汗。
()得滿頭大汗。
三、思維的深刻性訓練
例1:學過《小猴子下山》以后,你有什么想法嗎?
例2:《刻舟求劍》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
例3:什么"招"字,早從我的字典里"摳"掉了!王若飛同志說的這句話是什么意思?(《視死如歸》)
例4:"人們仿佛看到了兩顆鉆石,兩件無價之寶!"另一顆"鉆石"指的是什么?為什么說它也是無價之寶呢?(《鉆石》)
四、思維的批判性訓練
例1:改病句
(1)有一天,我經常看見小明給王奶奶挑水。
(2)火藥、指南針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
例2:判斷題
(1)明明上學在路上玩不是好孩子。()
(2)"那聲音好像大地都被震動得顫抖起來"是比喻句。()
(3)這個人是強盜,這個人是齊國人,所以齊國人是強盜。()
例3:選擇題
"時時早,事事早"可以理解為
(1)時間抓得緊;(2)做事不拖拉;(3)時刻努力奮斗。
五、思維的靈活性訓練
例1:按要求改寫句子
(1)哥哥在屋里溫習功課。改成疑問句--
(2)暴風雪把山口封住了。改成被字句--
(3)這朵花很紅。改成比喻句--
(4)蟋蟀在平臺上鳴叫。當作人來寫--
(5)小剛背起書包,小剛打開門。小剛直向學校跑去。連成一句話--
例2:用"迅速"在句首、句中、句尾各寫一話。
音樂最基本的要素有音高和節奏兩個方面,而對于音高的掌握則又是一個難點。對沒有任何音樂基礎的小學生,音高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如果用比較理論的方式學習,學生可能會產生很模糊的認識。而對于節奏的學習則相對來說具體。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熟悉的其他事物來比擬和類比教學。比如對拍子的理解,很多學生很難理解,常常會問如“一拍到底有多快?”,“二拍子快還是四拍子快?”之類的問題,學生產生類似問題的原因是沒有真正掌握“拍子”的意義,所以筆者在教學中常常以做廣播體操進行打比方,因為學生對于廣播體操是很熟悉的,筆者會告訴他們,拍子就像做廣播操時體育學校廣播里面喊的“1234,2234,3234,4234”或者是在上體育課進行時體育老師喊的“12,12,12,12,”口令,來協調步伐。而至于快與慢的問題沒有具體規定,也與廣播操類似。筆者會告訴他們,快與慢都是相對的,這樣講學生仍然會感覺到不太理解,于是可以這樣解釋:新學的廣播操對于動作不是很熟練,老師在喊“1234;2234,3234,4234”時會喊的比較慢,而等大家學會了以后,老師的口令就可以喊得比較快了,如果還想做得更快的話,老師的口令也可以再快一點,但是不管怎么樣,老師喊口令的時候速度都是均勻的。然后再進一步進行解釋,拍子就跟廣播操的口令類似,一首歌曲或者曲子如果剛剛學會不太熟悉的情況可以數的慢一點,等唱熟悉了就可以數的快一點,但不管快慢,每一拍的速度都要均勻,而不能打結巴。這就是拍子的速度問題。經過這樣比擬行的解釋以后學生就基本對拍子有了一個了解。除此以外,比如對音階的學習,可以用樓梯的臺階來比喻;對調性的學習則可以用小區的樓層來比擬,如學生常常會問“C大調和F大調到底有什么不同?”,“F大調比G大調低多少?”這種問題也是比較難解釋的,筆者在教學中常用樓層來比擬。如給學生講同樣一棟樓,從一樓到七樓就可以當成C、D、E、F、G、A、B七個調,如果同一首歌用七個不同的調性來唱的話,就好比是從一樓到七樓都走了一遍,不同的是樓層的高度不同,而內部結構沒有任何變化,這就是調高的區別。然后再用鋼琴用七個調彈奏同一首歌曲讓學生從聲音上再感受,通過以上兩個步驟的講解,學生就可以對調性的問題有比較形象的感知。以上只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經常使用的兩個例子,當然只要用心觀察,就可以把生活中很多活生生的例子用在音樂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除了比擬教學訓練,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訓練方法,即體驗式教學常規訓練。
二、體驗式教學法
音樂是一種動態的藝術,這與美術、雕塑等其他靜態藝術不同,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音樂的這一特性。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而不能用傳統的“教”與“學”二元對立式的教學方式來進行。這一點也是著名的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所倡導的核心教學理念。奧爾夫教學法是讓音樂學習者參與音樂活動,在參與和體驗中充分激發學習者的興趣,挖掘學習者的本能性的音樂能力,從而獲得音樂專業技能的一種學習方法。體驗式教學法在課堂中要求教師盡可能設計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音樂游戲,在游戲中自然而然地進行音樂學習。比如,可以將全班同學分為七個組,每一個組代表C、D、E、F、G、A、B七個調性。或者可以將學生七個人一組進行比賽,而每個學生則以“1234567”七個音符來標記。比如筆者曾經設計的一個游戲叫做“音符我最快”,具體是出一個教材中的音樂片段,用鋼琴進行彈奏,先讓學生跟唱,然后讓學生用自己代替的音符以排隊的方式將該音樂中的音符對號入座排列出來,兩組或者三組進行比賽,看哪一組又快又準確。這個游戲還可以隨著學生對于音樂熟悉程度的提高而不斷進行難度加大,比如在音符排隊的過程中再加上節奏的體現,八分音符的距離,四分音符的距離,休止符的空位等等。通過這樣的游戲讓學生對于節奏,音符有比較具體的感知。另外,比如在教學中有涉及到各種樂器的學習和認識,這一章節可以帶領學生一起進行樂器的手工制作。利用廢舊紙張,塑料等材料讓學生動手做自己喜歡的一種樂器,進行相互交流,并讓他們每個人說出自己在制作過程中的感想,對于該種樂器的理解等等。對于體驗式訓練,筆者認為應該采取先體驗后講解的方式,而不是先講解后體驗。比如在欣賞《梁山伯與祝英臺》這樣的經典曲目時,筆者通常完全不講解曲子創作的背景和要表達的內容,而是讓學生進行多次聆聽,然后模擬旋律哼唱,然后讓學生自己嘗試找拍子,聽辨曲子所使用的樂器,以及聽完曲子以后自己的聯想,并大膽猜想曲子的情緒以及曲子可能要表達什么。在這樣的引導下,學生的感受是非常豐富的,他們對于音樂的理解和想象常常超出了預期,甚至有很好的想法。所以體驗式教訓練法在音樂課堂中更能激發學生的音樂想象力,給學生想象的空間,更加自由地接受音樂學習。
1籃球教學與訓練法的運用
(1)語言法是指在教學、訓練過程中,教學雙方以語言為載體,組織教學、訓練的活動,傳授與掌握籃球教學、訓練內容的各種方式、方法的統稱。語言法常用的方式方法有講解法、指令法、提示法、討論法、問答法等。(2)練習法是通過教師安排各種方式手段的實際教學、訓練使學生的身體發生符合籃球技、戰術要求的適應性變化。它是人們達到教學、訓練目的而經常采用的最常見、最有效的方法。(3)直觀法是指教師在實際教學、訓練中提供圖像材料、實物等,讓學生借助視覺形象來感知所要掌握的教學、訓練內容,形成正確的表象,達到盡快掌握學習內容的方法。(4)作業法是教師給學生布置一定的理論題目、練習內容、技能操作等任務,學生個人或集體按要求按時完成,以達到使學生掌握理論、提高水平、發展技能的教學方法。作業法包括獨立作業法、小組作業法和實習法。
2籃球技戰術教學與訓練
2.1技術教學與訓練
籃球技術可以分為移動技術、傳接球技術、運球技術、投籃技術、持球突破技術、防守對手技術、搶籃板球技術等。移動技術是籃球運動員運用各種腳步動作改變位置、方向、速度和爭取高度的方法。如起動、跑、跳、急停、轉身、等。這些技術動作有在進攻中運用,也有在防守中運用。移動是籃球技術、戰術的基礎,籃球比賽中運動員要靠移動技術來完成各種攻守任務。傳球和接球是籃球比賽中經常運用的基本技術,是籃球比賽中進攻隊員之間有目的轉移球的力法,是實現戰術配合的具體手段。其教學訓練方法有:胸前傳球;雙手過頂傳球;雙手接球;單手接球四種。防守技術是隊員在防守時為了阻擋和破壞對手的進攻,達到奪球反攻的目的所采取的各專門動作的總稱。防守訓練的方法包括防無球隊員和防有球隊員。
2.2戰術教學與訓練
籃球戰術包括戰術基本配合、快攻與防守快攻、人盯人防守、區域聯防與進攻區域聯防等。快攻是指在由防守轉入進攻時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在人數上造成以多打少的優勢,或在人數相等以及人數少于對方的情況下,乘對方立足未穩,果斷而合理地進行攻擊的一種快速進攻戰術。發動快攻的時機:搶到防守籃板球時發動快攻;搶、打、斷球,獲球時發動快攻;擲界外球時,要想到發動快攻;跳球,獲球后發動快攻。防守快攻是防守戰術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在進攻轉入防守的剎那間,快速有組織的制約對方的反擊速度和破壞對方快攻路線的配合方法。一般來說,防守快攻的要點包括:(1)提高投籃命中率,拼搶籃板球。在比賽中投籃板球發動的高次數最多,所以提高投籃命中率來減少對方投籃板球的機會。(2)封第一傳,堵接應。當對方控制了籃板球時,離持球隊員最近的隊員要迅速上前封堵,對手的傳球路線,其他隊員判斷好接應點,阻撓對方接應第一傳并有組織的退守。人盯人防守是指每個隊員盯住一進攻隊員,同時協助隊員完成防守戰術。這種戰術的以盯人為主,明確分工,針對性強,有利于發揮隊員的防守積極性,并且能提高責任感,這種方法機動靈活,易于根據對方進攻情況,及時調整防守部署,有效的控制對方進攻。區域聯防是由攻轉守時,隊員退回后場,每人分工負責防守一定的區域,嚴密防守進入該區域的球和進攻隊員,并與同伴協同防守,用一定的隊形,把每個防區有機地聯系起來所組成的全隊防守戰術。這種防守技術以球為主,隨球轉移。
3籃球教學與訓練的能力培養
3.1教學能力培養
教學能力,包括編制教學文件的能力和組織課堂教學的能力。在培養學生編制教學文件能力方面,應著重于培養其制定教學大綱的能力、安排教學進度的能力和編寫教案的能力。安排教學進度能力的培養,應當讓學生了解教學進度的作用和格式,熟悉教學進度的安排方法,懂得安排教學進度的要求,然后再在討論和作業中練習編寫教學進度。編寫教案的能力是編制教學文件能力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要培養這種能力,必須讓學生了解教案的作用和格式、熟悉教案的結構、懂得編寫教案的要求,然后再在實踐中鍛煉編寫教案。組織課堂教學能力的培養,包括理論課教學能力的培養和實踐課教學能力的培養兩個方面。理論課程教學注重專項理論學習、提高寫作水平、增強語言表達能力、重視磨練板書、掌握多媒體技術。實踐課教學的能力,應注重從學生的示范、講解、教法、糾錯和組織方面著手培養。
3.2訓練能力培養
參考文獻的寫作更好的保障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不被侵犯,這也是論文作者對前人的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肯定與認可,同時也是對科學的嚴謹態度和對他人的勞動成果的尊重。來看看千里馬網站的小編整理的關于拼音教學論文參考文獻,給大家在寫作當中帶來幫助。
拼音教學論文參考文獻:
[1]黃昭鳴,周紅省.《聾兒康復教育的原理與方法:HSL理論與1+X+Y模式的構建與實踐》.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顧定倩.《聾校課程與教學》.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汪飛,雪吳靜.《聽力障礙學生教學法》.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4]賀薈中.《聽覺障礙兒童的發展與教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5]劉忠民.淺談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趣味教學法的應用[J].才智,2014.
[6]尹紅.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科技創新導報,2015.
拼音教學論文參考文獻:
[1]郭婭嫻.淺析小學英語教學中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J].校園英語,2016,27:116.
[2]錢海峰.新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中聽說讀寫綜合訓練探究[J].新課程學習(上),2014,11:53-54.
[3]劉勇.小學英語課堂聽說讀寫訓練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5,19:95.
[4]宋麗娜.大班額情境下小學低年級語文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保定學院學報,2014,05:113-117.
[5]黃娟.巧用趣味教學法,提升小學語文拼音教學的有效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
拼音教學論文參考文獻:
[1]江平,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張淑萍,小學語文如何抓好漢語拼音.學周刊,2014(9)
[3]周慧瓊,讓漢語拼音活起來.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J],2005(12)
[4]楊馨華,小學語文中的拼音教學法[J].才智,2010(80)
關鍵詞:小學英語第三單元教學
(練習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⒉ Listen to an English song.
(創設輕松的學習氛圍,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為新知做鋪墊。)
⒊ Review the words.
(在鞏固舊知的同時,引出新知。)
Step2 Presentation
⒈ Review dialogs 4 and 5 from page 29.
⒉ Teach new lessons.
⑴ Listen tothe tape.
(訓練學生的聽力。)
⑵ Havestudents read the dialogs.
( 訓練學生說的能力論文格式模板。)
⑶ Practice thedialogs.
①Teacher-Students
②Girls-Boys
③Haveseveral students to come to the front and role-play the dialogs.
( 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小學英語教學論文,并感到學英語很有用。)
Step3 Practice
⒈ Make thedialogs and practice them.
( 旨在及時反饋所學新知,既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
⒉ Review theRemember part.
⒊ Play a game.
Ear, ear, touch your ear.
Eye, eye, touch your eye.
Mouth, mouth, touch your mouth.
Hand, hand, touch your hand.
(既練習了學生的知識,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Step4 Actions
⒈ Reviewthe Remember part.
⒉ Listen tothe tape.
⒊ Read and then do the actions.
①Teachergives the order, students do the actions.
②T: Whowants to be teacher?
S1 gives the order. Otherstudents do the actions.
③T askstwo students to come here. One gives the order, the other does the actions.
( 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
⒋ Match.
( 讓學生的辨認能力和聽說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訓練。)
Step5 Wrap-Up
Step6 Homework
⒈ Readthe dialogs after the tape.
⒉ Write thenew phrases three times after class.
Board Design: (o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