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5 00:16:4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寫作技能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畢業論文改革;英語師范生;從師技能
1 引言
傳統看來,英語師范生的畢業論文主要以理論綜述為主,即學生就英語教學中的某一理論為寫作對象,陳述其概念,分析其特點,研究其使用環境。因此,學生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只注重理論知識的積累,同時查閱現成的文獻成為學生論文寫作的主要思想來源。長期以來,學生的選題不但沒有新意,更與基礎階段英語教學現狀嚴重脫節,學生的論文寫作對其今后的職業發展未能起到指導作用。針對這一問題,某高校英語教育專業自2015年起,實施了本科畢業論文改革,強化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要求。兩年以來,從2015屆和2016屆畢業生的論文寫作情況來看,本次改革達到了增強學生實踐能力,指導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目的。
2 改革前后師范生畢業論文的對比
改革后的師范生畢業論文與傳統畢業論文相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主要體現在論文的選題、論文結構、論文寫作手段等方面。
2.1 論文選題的對比
對于英語師范生來說,論文的選題往往與英語教學相關。從論文的選題來看,改革前后兩年的論文題目雖然都一定程度上與英語教學有關,但其中也不難看出改革后論文選題的變化。如表一。
從表一的論文選題上看,2013年和2014年的畢業論文選題主要體現在某一理論或方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或影響,學生的論文主要研究該理論或方法的概念、特征等問題,偏重理論性。而2015年和2016年的論文普遍是英語教學現狀調查類的論文,即學生須對現實中的基礎階段英語教學進行深入觀察后方可獲得寫作素材,注重教學實踐。
2.2 論文結構的對比
改革前后的論文結構也有著極大的區別。以改革前后兩篇有關英語學習情感動機的論文為例進行比較,來看兩者的區別。如表二。
從表二所反映的論文結構上不難看出,改革前的畢業論文要求學生從某一理論或方法的概念入手,分析其與英語教學的關系,最后研究對英語教學的影響。而改革后的論文從結構上看,要求學生就某一英語教學中的現象展開調查研究,不但要確定研究計劃,還要搜集相關數據,并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得出結論。總而言之,改革前畢業論文寫作強調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梳理和歸納;而改革后的畢業論文寫作加強了學生深入教學一線進行實際調研的能力。
2.3 論文寫作手段的對比
通過表一與表二的對比內容可以看出,改革前畢業論文寫作重理論輕實踐,因此,學生在畢業論文的寫作過程中須要閱讀相關書籍,并對理論內容進行梳理。改革后學生要想完成論文的寫作,就必須深入到教學一線,通過問卷或訪談等調查手段獲取第一手數據,并對數據進行分析。因此,改革前學生論文寫作的手段主要是文獻綜述,而改革后學生論文寫作手段主要是調查研究。通過論文寫作手段的對比更能反映出從重視學生理論學習到強調學生從師技能實踐的變化。
3 畢業論文改革對學生從師技能訓練的促進作用
作為畢業前的最后一個作品,論文寫作得到學生的普遍重視。為了更好地完成畢業論文的寫作,學生進行長期的準備。而改革前后對畢業論文寫作要求的變化,也給師范生指明了準備的方向。從原來的只要學好英語教學理論,稍作整理就能完成論文寫作,變成熟悉英語教學各因素內容,制定詳盡的調研計劃,深入教學一線,才能使論文寫作成為可能。因此,畢業論文改革對師范生從師技能的訓練起到了促進作用。
第一,促進學生轉變觀念,使學生在理論學習的同時,更加重視英語從師技能的訓練。通過與某些用人單位溝通,大學畢業生在走入社會后普遍存在理論素養好,但是從師技能相對薄弱的現象。通過本次畢業論文改革,學生選題的來源一定出自教學實際,需要學生對一線的英語教學有全面的了解,從客觀上強迫學生將從師技能的訓練作為重點,這樣才可能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接觸英語教學實踐。
第二,促進學生轉變方法,使學生在查閱資料的同時,更加重視英語從師技能的提高。傳統的論文寫作只需學生對已有文獻進行歸納總結,不須要通過自己的實踐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改革后的論文寫作要求學生在自身從師技能的訓練過程中來尋找恰當的切入點,進行論文的調研與寫作。因此,學生須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如了解英語新課標的具體內容;具備分析教材的能力;能夠設計科學的教學過程;善于觀察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表現等。而這些能力的培養恰恰需要學生在平時學習和實踐中不斷完善。
引言
高職畢業論文是對學生掌握本專業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基本技能的一次綜合檢驗,是對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技能開展科學研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所以,做好高職畢業論文工作尤為重要。
“工學結合”是世界高等職業教育的成功經驗,是高技能人才教育培養重要的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我院積極響應《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文件),對2007級的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開始實行“2+1”的工學結合培養模式,“2+1”的“工學結合模式”,是學生在校學習的最后一個學年,進入專業相應對口的企業和單位參加生產實踐,從而實現“工”和“學”的輪換。之后又根據專業特點對2010級的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開始實行“1+0.5+1+0.5” 的“四段遞進、學訓交互”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縮短了學生的在校時間,增加去企業鍛煉的時間,使學生在已經具備必備的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及一定的操作技能的基礎上,通過去企業頂崗實習工作,提高適應工作崗位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有效和更好地完成高職人才培養目標。而這種縮短在校時間的培養模式卻給高職畢業論文的管理和考評本文由收集整理帶來了很多問題。
1 畢業論文指導存在的問題
(1)畢業論文指導不充分。在工學結合的大背景下,縮短了學生的在校時間。無論是“2+1”還是“1+0.5+1+0.5”的工學結合模式都出現了學生的畢業論文寫作時間與頂崗實習時間相重合的問題。而學生的實習單位分布范圍比較廣,而且學生的分布也非常分散,使得指導老師與學生很難有機會面對面地指導交流,師生互動少,教師催要論文繁瑣,甚至出現了在學生答辯前指導教師才看到學生論文的情況,這直接導致了畢業論文指導難的問題。另外,雖然有一系列的畢業論文指導管理辦法,但是由于學生分散,教師教務繁忙等客觀因素,使得很多考評辦法也流于形式。
(2)論文指導教師數量不足。物流管理教研室所屬的專任專業教師人數較少,但每年都要承擔90名左右的同學的畢業論文指導工作,人均指導學生達到了15人左右。在承擔正常教學管理工作之外,還要負責這么多學生的論文指導,也影響了論文指導的效果。
(3)教師年輕化,實踐經驗不足。物流管理教研室的專業教師主要是年輕教師,雖然都是研究生學歷,有較強的專業理論素養,但是普遍缺少企業一線工作實踐經驗。高職畢業論文跟普通高校本科學生的畢業論文相比,又有它的特殊性。高等職業教育為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以就業為導向確定辦學目標,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的道路,培養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職畢業論文更要突出它的實用性、實踐性和創新性等特點。目前物流管理專業的師資情況要很好地完成這一目標還是比較困難。
(4)學生論文寫作能力比較差。學生在校期間沒有系統的論文寫作方面的培訓,對于論文的寫作技巧、數字資源的合理使用等方面有所欠缺。很多學生的電子資源都是通過百度獲得,對于學校圖書館里提供的中國知網等數字平臺基本不會使用。在論文寫作方面,很多學生還是停留在資料堆砌的層次上,通過各種資料的疊加來達到論文寫作的文字數量要求,但對于整體結構、邏輯順序、自主思考等方面做得比較欠缺,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同學能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見解。
(5)論文審核和考評相對較寬松。學生論文的審核主要是通過同事間相互評審,以及論文答辯的形式完成。面對這么大量的審核和考評工作,指導教師很少有精力做到認真細致地評審,最終也就導致了論文審核的時候相對比較寬松,再加上同事之間的相互間的個人關系也會導致最后審核會出現不客觀因素。而論文答辯由于時間比較緊,學生比較多,答辯的時候每個學生的時間也不多,所以最后的考評也不夠完善。
2 提高畢業論文指導質量的建議
(1)強化入學教育。現在的高校一般在入學的時候都會進行入學教育,主要是介紹所在專業,讓學生了解所學專業,認可所學專業,對所學專業就行職業規劃的介紹。但是對在校期間的學習方面的教育比較少,特別是對于如何獲取畢業資格等方面介紹得不多。學生對于畢業論文缺少概念,很多都是聽上一屆的學生說的“小道消息”,容易使學生產生一些誤解,比如說畢業論文很簡單,畢業論文基本上都給過等等,使得學生從一開始就不夠重視畢業論文寫作,所以基本沒有學生去注意這方面的資料和資源的積累。只有在入學的時候就介紹清楚了畢業的條件,介紹了如何去撰寫畢業論文,才能從一開始就引起學生對畢業論文的重視。
(2) 加強畢業論文寫作方法的指導。每個學期安
排一次與畢業論文寫作有關的講座,從如何擬定題目、如何收集資料、如何架構文章體系等。把功夫用在平時,避免出現臨近畢業頂崗實習的時候學生趕畢業論文,指導不充分的現象出現,也可以讓學生能有充分的時間去準備畢業論文。
(3) 強化教學實習的功能。在學生二年級的時候有一個學期的教學實習,這段時間學生將離開教室,深入企業一線,去感受和體驗物流行業,去接觸和學習物流知識,去認識和結交企業基層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這個過程也可以為學生的畢業論文撰寫打下基礎,通過這個過程,應該讓學生去解讀實習企業的物流運作情況,讓學生去思考,去發現問題,為將來畢業論文撰寫提供方向。另一方面,也要求學生能夠與基層的工友,領導處理好人際關系,既可以鍛煉交際能力又可以為將來論文撰寫尋找企業指導老師,更加方便寫作。
(4) 企業指導教師的參與。真正讓企業的相關人員參與到學生畢業論文中來。一方面,邀請其對學生的畢業論文從選題到寫作進行全面的指導,使學生的論文更具有現實意義。另一方面,讓企業的相關人員參與最后的畢業論文答辯,從現實意義的角度去審核和考評學生的論文,進而提高學生的畢業論文質量。
Gao Baosheng;Li Li
(Chongqing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Chongqing 401120,China)
摘要: 畢業論文是檢驗畢業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和專業技能進行科學研究、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查閱資料和撰寫文章的能力的有效手段。故此,畢業學生掌握了畢業論文寫作的要領和要求,對于提高畢業生的寫作能力大有幫助,對能否產出高質量的作品至關重要。
Abstract: The graduation thesis is the effective means to test graduate's ability of us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to research, analyze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referring to information and writing articles. Therefore, it is helpful for the graduate to master the essentials and requirements of writing, which can improve the writing skills of graduates and is essential to produce high-quality work.
關鍵詞: 畢業論文 概念與特點 步驟與結構 要求 答辯
Key words: graduation thesis;concepts and features;steps and structure;requirements;defense
中圖分類號:G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19-0222-01
1畢業論文的概念和特點
1.1 什么是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是我們應屆畢業生綜合應用自己所學專業的基礎知識,理論和基本技能闡述對某一問題的簡介或表述研究結果的應用文章。畢業論文是檢驗畢業生綜合應用所學理論、知識、技能進行科學研究、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檢查和培養訓練畢業生查閱質料和撰寫文章的能力。畢業論文是教學過程最后階段采用的一種總結性、實踐性的教學形式,是綜合應用學生所學的各科理論知識和技能,按照高職培養目標規定的任務,對學生進行綜合的高技能專門人才崗位工作的訓練,是高職教育的重要教學環節,也是高職教學過程實踐性、開放性、職業性的集中體現。
1.2 畢業論文的特點①創建性。畢業論文在本質上屬于學術論文,在學作中雖然不要求具備想學術論文那樣高的創建性,但也要求所寫內容與表達自己的真知灼見,有個人的獨到看法,不能象征地重復、模仿或抄襲別人的研究成果。②科學性。畢業論文的內容必須真實、準確地反映事物的客觀規律,即論文必須正確,論據必須可靠,應用的材料必須準確無誤,論述必須是有邏輯嚴密性。③專業性。畢業論文要求學生針對某一學科(在本專業范圍內)、某一問題(對所選課題)有自己的獨到看法,表達新穎,力求創新。④規范性。畢業論文是有一定的格式要求,正如:標題、摘要、關鍵詞、序論、本論和結論、提綱、修改、字數、字大小以及參數文獻、作者、單位等等。這些要求或格式就叫規范性、標準化。
2畢業論文的步驟和結構
2.1 畢業論文的選題畢業論文的選題有三大原則:一是價值性,要有科研價值,要有社會需求;二是創造性,是對該領域的探索,對空白的填補,對通說的糾正(推陳出新),對前說的補充(充實完善);三是可行性,古人講:“術業有專攻,人各有偏好”。選擇自己感興趣、有強項、有條件、好寫作、能實現的課題。
2.2 畢業論文的素材收集畢業論文素材收集的途徑有三個:一是通過社會調查;二是通過大量閱讀(專業課本、上課筆記、信息等);三是查閱文獻資料(圖書館、書店、網上、報刊雜志等)。
2.3 編寫畢業論文提綱編寫畢業論文提綱,對有論文寫作經驗的人來說是先擬提綱,再找資料。對沒有論文寫作經驗的人來說,應根據選題先找資料,然后將資料整理篩選分類,形成自己的觀點,擬出提綱。提綱的擬定是:擬定標題、寫出論點;確定層次,分出段落;取舍資料,列示論據;理順文脈,合理布局;應用簡明概括的語言,形成近似論文概要或框架的詳細提綱。
2.4 畢業論文結構①畢業論文的標題。就是同學們在本專業課題庫里選擇的題目,標題要求簡潔、確切、鮮明,不宜過長,一般不超過20個字,特殊情況下可采用正、副標題。②畢業論文的署名。寫明××年級、××專業、××班、××人及××××××學號。如有統一封面,只要填上就行。③畢業論文的目錄。把題目、大小標題、參考文獻列出目錄,編上頁碼。④畢業論文的摘要。就是內容提要,寫清論文的主要內容,要求短而完整。⑤畢業論文的關鍵詞。又叫主題詞,寫研究的背景、目的、范圍、意義。放在摘要的后面,正文的前面,一般在3-5個即可。⑥畢業論文的正文。正文是畢業論文的主體和核心,正文一般由序論、本論、和結論組成。序論,也叫前言、引言、導言,寫研究的背景、目的、范圍、意義。本論,一編論文質量的高低,主要取于本論部分寫得如何,本論部分的要求有三:一是論證充分,說服力強;二是結構嚴謹,條理清楚;三是觀點和素材相統一。結論,也叫結尾、結束語。⑦畢業論文的參考文獻。參考文獻,論文中每一文獻條目,按引文出現的先后,擬寫出名稱、作者、出版社或雜志、出版或發表時間。參考文獻的數量,一般在3―5本(篇)即可。
3完成畢業論文的要求
3.1 時間要求①論文選題:在倒數第二學期的第10周完成。②論文任務書、論文提綱,第11-12周完成。③論文第1稿,第13周以前上交、修改、完成。④論文第2稿,第14周以前上交、修改、完成。⑤論文第3稿,第15周以前上交、修改、定稿。⑥論文任務書、畢業論文、論文指導紀要的電子文擋發到我QQ郵箱里;論文任務書、畢業論文、論文指導紀要的紙質一套上交指導教師,第16-17周以前上交。
3.2 順序要求①論文順序:封面。內容提要、關鍵詞。正文和參考文獻。②任務書順序:封面。內容(課題名稱、內容及要求、基本工作量要求、進度計劃、參考文獻)。③指導紀要順序:封面。指導內容(指導次數、指導內容、每次要簽字、每次寫時間)。
3.3 格式要求①大標題:二號字,宋體,粗體。②小標題:四號字,宋體,粗體。③正文字:小四號字,宋體,不加粗。④行距:1.25倍。⑤論文的字數:4000字以上(A4紙打印)。
4畢業論文答辯和畢業論文成績
4.1 畢業論文答辯的目的畢業論文答辯,是畢業論文審查的最后一個環節,是為了進一步考查畢業生的科研能力、學識水平、掌握所學專業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也是畢業生以此取得畢業論文成績的最后一個環節。
4.2 畢業論文答辯的準備畢業論文答辯時,教師們主要對論文涉及的有關內容進行提問,必要時還要外延范圍。畢業生應擬出答辯提綱,熟記論文內容,掌握深度和廣度,突出重點,語速適中,表述流暢。一般畢業生的自述、老師的提問和學生的答辯在20-30分鐘完成。
4.3 畢業論文的成績畢業論文的成績,由畢業論文成績(占70%)和畢業論文答辯的成績(占30%)兩部分總評計算,并按優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個等級評定。
4.4 畢業論文答辯時間畢業論文答辯時間,一般在最后學期的3-4月份進行。
參考文獻:
[1]耿云巧,馬俊霞主編.現代應用文寫作[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關鍵詞】思辨能力 論文寫作 Bloom教學目標分類 體裁分析
【基金項目】本文為大連理工大學教學改革項目階段性成果,項目號:MS201312,JGXM201254。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10-0002-01
一、引言
西方國家對學生的思辨能力培養尤其重視,體現在學校各個教學階段,包括小學、中學和大學。學校會普遍開設旨在培養學習者批判思維能力的課程。在課堂里,教師致力于使學習者學會思考,而不是記住事實知識(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1985,轉引自于詠昕[1])。在國內,文秋芳(2009,2010)[2][3]致力于研究和探索影響思辨能力的因素。
Critical thinking被定義為觀察、體驗、反思、推理和交流過程中收集或產生的信息進行積極有效地應用、分析、綜合或評估的過程,以往的文獻中有將其譯為“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維”,指基于理性分析和客觀反思的思維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維為同一概念“critical thinking”的不同譯法,為討論方便,本文采用“思辨能力”概念。
二、Bloom教育目標分類
對思維的分類有很多,但Bloom[4]的經典認知、情感、動作技能教學目標分類至今為教育界認可,在本文也將采納Bloom的教育目標分類法,他認為思維技能是可以從低級到高級技能分成六個層面:記憶、理解、應用、分析、綜合和評估。
第一,記憶層面,主要指記憶知識,對學過的知識和有關材料能識別和再現。第二,理解層面,主要指對知識的掌握,能抓住事物的本質,把握材料的意義和中心思想。第三,應用層面:指把所學的知識應用于新情境。第四,分析層面:指能將知識進行分解,找出組成的要素,并分析其相互關系及組成原理。第五,綜合層面,指把各個元素或部分組成新的整體。第六,創新層面:指根據一定的標準對事物給予價值的判斷。
Bloom的學生Anderson and Krathwohl(2001)[5]在Bloom的分類基礎上又提出新的六個思維技能: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估和創新,這個分類與Bloom的經典分類法是類似的,二者都認為思維技能是從低級到高級遞進的能力。在語言學習中應用此分類法,對語言教學尤其是寫作教學是非常有借鑒意義的。因而,深度學習是指在理解學習的基礎上,學習者能夠批判性地學習新的思想和事實,并將它們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中,能夠在眾多思想間進行聯系,并能夠將己有的知識遷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決策和解決問題的學習能力。
三、寫作中的思辨
Swales[6]以Halliday[7]的功能語言學為基礎,建立了語篇體裁理論。每一個專業領域,由該專業領域的話語社區約定承認,并共同使用共享一定的程序、目的和語篇形式,在建構語篇時,我們必須遵循某種特定體裁所要求的慣例。Swales提出“體裁教學法”,根據語篇的“語步”作為語篇分析的基本單位,對語篇的各部分的體裁特征作了概括總結。
在論文寫作中,按照Swales提出體裁分析法,論文寫作應該含有下列部分:引言、研究方法、結果、討論,即IMRD[6]。以論文中“引言”寫作為例,它是論文寫作的第一個部分,展示作者對相關領域的文獻積累和闡明寫作的重要性。文獻綜述體現學術的可傳承性,寫作重要性的體現作者對相關學術的貢獻。Swales[6]體裁分析法中的“語步”分析,可以把引言部分分成三個語步:確立主題范圍(Establishing a research territory)、確立研究定位(Establishing a niche)、占據該研究地位(Occupying the niche)。
第一個語步的實現要通過大量的文獻閱讀,文獻綜合可以展示作者對所研究領域的進展程度的了解。第二個語步可以由三種方式實現:1)質疑以往研究的不足;2)指出以往研究的空白領域;3)在某個角度對以往研究的延展和補充。作者若只是對前人研究心存敬畏并羅列其文獻,那就很難實現“確立主題范圍”的語步,因此思辨能力尤其重要。思辨能力體現于觀察和收集前任研究,在此基礎上進行體驗、反思、推理,并能夠進行積極有效地應用、分析,從而進行創新,形成自己的觀點。按照Bloom教學目標分類解讀,文獻理解和記憶是不能夠實現思辨能力的,要能夠應用和分析文獻,從而實現綜合材料,達到創新的最高技能水平。最后一個語步是“占據該研究地位”,從而使得該專業領域的話語社區承認,并接受其論文。
四、結論
隨著英語在學術交流中重要地位和主要媒介語言的建立,要求非英語母語學者了解為學術團體所接受和認可的學術寫作的范式,并按照這種約定的范式寫作。本文結合Swales的體裁分析理論,基于Bloom教學目標分類,提出學習者在論文寫作中思辨能力的重要性。結合論文寫作中的引言的寫法,提出論文寫作需要體現作者的思辨能力,從教學實踐角度,結合體裁教學法,探討如何在學生論文寫作教學中提高批判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于詠昕.用批判性思維方法打造批判性思維課程[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36(6):51-54.
[2]文秋芳等.我國英語專業與其他文科類大學生思辨能力的對比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42(5):350-355.
[3]文秋芳等.構建我國外語類大學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論框架[J].《外語界》2010, 1:37-43.
[4]Bloom, B.S., Krathwohl, D. R.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by a committee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examiners. Handbook 1: Cognitive domain [M]. New York, Longmans, 1956.
[5]Anderson, L. W. & Krathwohl, D. R. (eds.) 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C]. New York: Longman, 2001.
關鍵詞:高職;商務英語;畢業論文;創新實踐;
高職教育具有學歷教育與職業教育雙重性質、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計劃中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 是學生對整個大學階段學習的回顧與總結,是學生綜合能力的體現。高職人才培養的特點要求高職高專學生的畢業設計與所學專業及崗位需求緊密結合。筆者所在學院理工科專業的畢業設計已經取代原來的畢業論文成為學生畢業的重要指標,但是商務英語、文秘、電子商務等文科以及商科類專業還一直采用著傳統的專業論文寫作的形式。而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出現的諸多問題和弊端使得畢業論文改革勢在必行。
傳統畢業論文寫作模式的弊端
對高職英語專業畢業論文寫作現狀的調查表明, 傳統的寫作模式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很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總結以及歸納等創新思維能力,難以實現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及社交能力等預期效果。
首先,學生重工作而輕論文寫作。論文寫作一般都安排在頂崗實習的學期,大多數學生認為這期間找工作比寫論文更重要。為了能順利畢業,在關鍵時候,一些學生從網上截取幾篇與自己專業相契合的論文,然后七拼八湊,略作加工,形成自己的論文,論文質量可想而知。
其次,學生在論文的選題方面缺乏自主創新,選題范圍狹窄,思路不寬泛。在論文指導過程中,教師也容易引導學生依照教師個人的專業方向選題撰寫論文,而忽略了高職畢業論文寫作的基本要求,即使做到了論文內容與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有一定的相關性,但是仍沒能與實踐技能的培養緊密結合。
再次, 由于大多數學生對科研論文撰寫知識了解甚少, 同時自身的語言基礎、邏輯思維、布局構篇的能力欠佳,因此論文質量較差。這也給指導教師帶來了很大的工作量, 英語論文的寫作指導花費了教師大量的精力。
鑒于以上諸多問題,為了讓畢業論文寫作能充分體現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并且能緊密結合市場的需求,筆者結合自身經驗以及相關的實踐和理論研究,對筆者所在學院的商務英語專業畢業論文教學指導進行了多元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多元化的畢業寫作和設計模式創新
學生不重視畢業論文寫作的原因之一是認為論文寫作僅僅是學校的畢業要求,與找工作和提高職業技能沒有關系。如何使畢業論文寫作與學生的專業和崗位需求緊密結合,成為創新與實踐的“瓶頸”。經過研究和討論,從2010 屆開始,我院將過去單一的專業論文寫作的模式改為了專業論文寫作、專業或職業研究報告、市場調查報告、商務項目設計和商務翻譯及評述多種形式, 以滿足學生多方面的需求。
總結本屆畢業生的論文寫作情況,發現選擇市場調查報告和商務項目設計的學生較少, 主要是因為在校期間對這兩種形式的寫作接觸少,缺乏訓練。特別是商務項目設計, 雖然與工作實踐聯系密切,但是要求綜合能力強,難度大,不是特別適合高職高專學生。而專業或職業研究報告和商務翻譯及評述的寫作則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一)專業或職業工作研究報告
要求學生結合個人的實習經歷和工作經驗廣泛選擇緊密結合崗位并具有實際意義的研究主題展開設計寫作。比如,在某涉外公司從事秘書工作實習的學生可以就秘書的特點、要求、所需職業能力、專業知識以及現階段仍欠缺的知識或技能等方面撰寫個人論文。再如,從事國際貿易進出口業務的學生可以就校內所學與崗位實際需求的知識和能力方面的差距撰寫個人的理解和看法。為了防止學生將研究報告寫成工作總結,我們要求學生在初稿前提交一個寫作實施方案(表格形式), 要求務必指出相關的職業崗位或工作職能名稱、工作中發現的主要問題(著重于某一個方面)以及為解決問題擬定的思路和方案。寫作實施方案可以幫助學生理清研究思路,按步驟完成寫作任務。同時在指導過程中, 指導教師提供方案樣本、論文格式樣本等,幫助學生了解和熟悉該項寫作的目的、形式、特點及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研究和寫作方案查找資料和相關理論、總結或借鑒經驗,通過對相關要點的擴展、例證及歸納,就能寫出一份不少于4000 字的研究報告。由于研究內容是針對自己的實習崗位,不會空洞和脫離實際。另外,學生還可以通過相關的實踐, 找到自己原先方案的不足之處,進行修改,完善研究報告,繼續為今后的業務工作提供借鑒,一舉兩得,具有很強的實踐指導意義。
本屆畢業生寫出了諸如《藝術陶瓷的發展及其對外貿易前景》、《紡織業外貿跟單員的作用》、《長沙市商務英語專業發展現狀及就業方向》、《關于如何與客戶進行有效溝通和處理投訴》、《國際商務談判中英語語言的運用》等與自身實習工作密切相關的優秀論文, 雖然可能在研究的系統性、結構的嚴謹性等方面有不足,但我們認為,這些選題和寫作真正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二)商務資料翻譯及方法評述
高職國際貿易畢業設計(論文)
畢業設計(論文)是高職院校常規教學的最后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實施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重要階段,以及檢驗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教育部辦公廳于2004年了《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的通知》,這進一步指明畢業設計(論文)是實現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重要教學環節。江蘇省高職院校人才水平評估工作中,也將畢業設計(論文)列為評估的重要指標之一,不僅組織了省優秀畢業設計(論文)的評選,而且對高職畢業論文進行不定期的抽查考核。面對高職畢業設計(論文)重要性的日益突出,而別一方面高職院校的畢業論文的質量日趨低下,甚至很多高職院校得出取消高職畢業論文。其實,我們需要反思高職畢業設計(論文)存在的問題,并研究出應對的措施。結合我執教國際貿易專業以來多年畢業設計(論文)指導工作的經歷,試著對此進行分析。
一、高職國際貿易畢業設計(論文)存在的問題
1.畢業設計(論文)選題偏離專業培養目標
高職國際貿易的培養目標明確指出:應培養具備一定專業素養和職業技能的涉外實踐應用型人才。而目前高職畢業設計(論文)還是沿襲學科本位下的“學術性”的論文模式,“學科本位”觀根深蒂固。近年來,部分高職教育老師認識到高職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差異,并在相關理論和實踐上進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不少重大成果,如高職院校培養目標的定位、高職教育的課程觀、教學方法等。然而,高職畢業設計(論文)的目標、選題、撰寫要求等方而,仍然采用傳統“學科本位”的論文標準,強調畢業論文對學生學術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訓練功能,強調畢業論文的學術性、理論性、創新性。這與高職教育以實用性、應用性為目標的要求背道而馳。
2.畢業設計(論文)選題不合理
通過對我校及周邊四所高職院校近五年國際貿易專業畢業論文的查閱發現,目前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學術性”影響根深蒂固,近五年四所學校的論文選題中絕大部分都是理論性的,平均選題理論研究型占比達到86%;而實踐研究型、調查報告以創業計劃書,這些反應高職教育教學特點和培養目標方面的選題占比都不過10%,具體見下表1。而且在查閱四所學校國際貿易專業論文時發現,很多選題連年選用,選題固守沒有創新。
3.畢業設計(論文)指導老師方面存在問題
當前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的教師大多(83.8%)為擴招后普通院校畢業的本科生或研究生。而普通院校本科生的畢業論文和研究生的學位論文的基本模式與高職生畢業設計(論文)基本相同,很多論文指導老師當年本科畢業論文或研究生學位論文就是這么東拼西湊“寫”出來的。由此看來,高職國際貿易畢業設計(論文)的重學術輕實踐應用是本科畢業論文、研究生學位論文的一種延續。另外,有國際貿易專業青年教師參加工作后一周兩三門、20多節課的教學任務已使他們難以招架,很少有時間進行社會實踐和理論研究,對學生論文所涉及的問題知之甚少,其結果必然導致畢業論文指導成了師生間“空對空”的文字和思維游戲。更何況,隨著高職院校招生規模的逐年擴大,師生比逐漸拉大,教師指導畢業生論文寫作的學生人數急劇增加,外聘指導老師又受資源所限,管理者不得不“趕鴨子上架”,讓那些并不具備論文指導能力的青年教師去指導。
4.畢業設計(論文)學生方面存在問題
畢業設計(論文)在絕大部分院校都是放在大三的下學期,即第六學期。而這段時間內學生需要頂崗實習、準備就業。這就使得學生為了實習和找工作,花在畢業設計(論文)寫作方面的時間和精力就相對少了很多;另一方面,由于學生在實習和工作時,與論文指導老師缺少面對面的指導,這都影響最終畢業設計的質量。在與應屆畢業生的交流過程中,很多學生認為,畢業設計(論文)的寫作與自己的實習內容甚至學校所學關聯性不大;也有學生把這段時間內的畢業設計(論文)的撰寫視為一種無意義的負擔。
二、高職國際貿易畢業設計(論文)的改進
1.緊扣培養目標做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工作
對于類型和層次不同的國際貿易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應有區別對待,這便是教育界一直推行的“因材施教”。“應用性”人材的培養是高職教育的目標,高職國際貿業專業的教學特點決定了,高職學生不可能、也不應該寫成“學科本位”意義上的高質量畢業設計(論文)。因此,高職國際貿易專業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應從:學生崗位實習或社會調查等實踐中遇到的與本專業相關的問題著手,以貼近“實用生”和具有高職教育特點的方面來選題。畢業設計(論文)可以是調查報告(綜合性的或專題的)、以頂崗實習單位經營管理分析、創業計劃書的設計等等。
2.合理安排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寫作時間
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的寫作大都安排在第六學期,由于學生需要進行頂崗實習和找工作,這樣的安排使得學生對畢業設計與論文的寫作與生活中的其他工作安排相沖突。因此,建議將畢業設計(論文)的寫作時間適當前移:從第4學期開始,對有條件的學校開設應用文寫作課,同時指導學生開展文獻檢索、社會調查、數據統計等寫作準備性技能;第5學期指導學生選題(選題可以結合學生頂崗實習單位及實習崗位),并確定寫作進度,并進行畢業設計(論文)的寫作準備;第六學期學生進行論文的撰寫,并定期與指導老師聯系、商量論文寫作。
3.強化畢業設計(論文)指導老師的師資
由于高職國際貿易專業的畢業設計(論文)應重“實踐性”輕“理論研究”所以,在對畢業設計(論文)指導老師的選擇上應該選擇懂高職教育理念又具備國際貿易實踐經驗的老師進行。在具體論文指導時可以形成:以校內專任教師為主、學生頂崗實習單位及企業兼職專業老師為輔的論文指導團隊進行。突出畢業設計(論文)寫作的實踐性。
參考文獻:
[1]教高廳.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通知[Z].2004.
中國期刊投稿熱線,歡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論文我們會在2個工作日之內給予辦理審稿,并通過電子信箱通知您具體的論文審稿及發表情況,來信咨詢者當天回信,敬請查收。本站提供專業的服務和論文寫作服務,省級、國家級、核心期刊快速發表。
【摘要】新課改、新理念、新思維, 促使當今初中數學教學新方式、新模式, 力圖使得學生獲得新方法、新知識, 構建新思維, 逐步形成新意識、創新能力, 進而提升創新素質, 我認為這就是我們當今初中數學教學要追求的目標。在當今新一輪課程改革中, 教師教學理念和學生學習方式都發生了改變, 將小組合作學習形式納入課堂中, 使合作學習成為新課程的一個亮點。【關鍵詞】新課改、新理念、新思維, 促使當今初中數學教學新方式
【本頁關鍵詞】論文寫作 期刊征稿 論文投稿
【正文】
新課改、新理念、新思維, 促使當今初中數學教學新方式、新模式, 力圖使得學生獲得新方法、新知識, 構建新思維, 逐步形成新意識、創新能力, 進而提升創新素質, 我認為這就是我們當今初中數學教學要追求的目標。在當今新一輪課程改革中, 教師教學理念和學生學習方式都發生了改變, 將小組合作學習形式納入課堂中, 使合作學習成為新課程的一個亮點。本人覺得: 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數學課程標準》總目標的規定:“學會與合作, 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一、數學合作的意義所謂數學合作學習, 是教學中學生學習的一種組織形式, 是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數學課堂學習任務, 按照明確的責任分工進行的互學習。這是一種社會型學習模式, 主要致力于構建一種學習群體。通常以小組學習為主要形式。正由于早年在美國興起的合作學習, 因其先進的理念, 有效的形式, 出色的效果而成為當今新課標所倡導, 其意義在于: 一是采用這種方式學習有助于學生合作精神和團體意識的培養。二是數學合作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交往技能。人際交往技能同認知技能、動作技能一樣, 應該在中小學得到系統訓練。“在合作中學會學習, 在學習中學會合作”, 這句話恰恰表明, 合作學習既是學習取得成功的條件, 同時其本身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目標。三是數學合作學習有利于面向全體學生,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以往教學以教師為中心, 個別學生接受提問或上臺板演, 其余大多數學生無法直接參與活動。而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 則大大增加學生參與的機會。不同的學生在心理現象、知識能力、思維習慣方面存在著較大差異。對教師而言, 合作學習恰好能彌補教師難以面向眾多有差異學生的教學產生的不足。老師由泛泛地關注整個班級進步到關注每個小組, 進而深入到小組中的個人, 為因材施教創造較好條件。在共同參與的過程中, 每個學生知識、技能和情感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文章來源】/article/64/3184.Html
【本站說明】中國期刊投稿熱線:專業致力于期刊論文寫作和發表服務。提供畢業論文、學術論文的寫作發表服務;省級、國家級、核心期刊以及寫作輔導。 “以信譽求生存 以效率求發展”。愿本站真誠、快捷、優質的服務,為您的學習、工作提供便利條件!自05年建立以來已經為上千客戶提供了、論文寫作方面的服務,同時建立了自己的網絡信譽體系,我們將會繼續把信譽、效率、發展放在首位,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聯系電話: 13081601539
客服編輯QQ:860280178
論文投稿電子郵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郵件標題格式:投稿刊物名 論文題目
如:《現代商業》 論我國金融改革及其未來發展
聲明:
本站期刊絕對正規合法
并帶雙刊號(CN,ISSN),保證讓您輕松晉升